滨江集团副总裁郭清告诉记者:“我们也在摸索结合AI的可能性,我感觉应该很快会逐步实现。”
他举例说:“AI联通小区设施设备是最容易实现的,业主有任何问题可以手机咨询小区里的AI设备,实时得到回答。这将会对小区的宽带和网络设施有新的要求。”
“等到机器人量产,小区里配备机器人保洁、保安、楼栋管家将会是趋势,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巡视,让高空抛物无所遁形,让小区环境实时处于良好状态。”郭清说。
事实上,物业服务已经成为AI以及机器人最早切入的场景。万物云自主研发了“灵石”边缘计算服务器,其AI功能主要聚焦于“本地化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灵石”通过部署智能AI摄像头、5G巡逻车等物联设备,结合AI算法实现实时街区巡检。系统能自动识别人员入侵、违规停车等异常行为,提升响应效率。还能够整合楼宇自控系统(如电梯、照明、空调等),通过AI算法优化设备运行模式。例如,基于人流密度动态调节照明和空调能耗,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升用户舒适度。
绿城服务也在AI起风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之前技术没有这么好的时候,我们使用一些自动化设备,例如自动清扫、巡逻的机器人,它们是没有思维的,设置好程序,就按照既定轨道作业。”绿城科技集团市场发展部经理戴海印告诉记者。如今,绿城科技采购“通用大脑”智能机器人,正在进行训练,快的话再过几个月就能投放到更多绿城服务入驻的园区。
区别于以往的自动化设备,“通用大脑”算力达到200TOPS,使机器人避障、避车、避人的效率更高,能够在更复杂的地形环境作业,经过学习的机器人,遇到地上的坑洞、障碍,就可以有效避让。机器人进行清扫工作时还可以精准识别垃圾,无论是落叶、烟蒂,还是瓜皮果壳,都能快速识别并清扫。“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例如我们教海南的机器人识别芒果皮是垃圾,那么我们旗下所有的机器人就都知道芒果皮是垃圾了,当它下次遇到芒果皮,就会直接清扫掉。” 戴海印说。
“接下来我们还会训练巡逻功能、与物联网联动,比如说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园区某一个地方车子打结,它可以马上把工单发到管家和巡逻队员手上。我们可以让设备24小时在园区里巡游,相比靠传统的监控员通过摄像头来发现问题,效率提高了很多,也免去了一些人工监测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戴海印说。另外,“通用大脑”还具备识别红绿灯的能力,很多小区的两个片区之间有马路,机器人完全可以自己过马路进行作业。
龙湖智创生活的HALO智慧空间服务平台,依托数字孪生底座,结合算法能力进行8大场景管理,实现空间中人、设备、场所的智能互联。
其中,运维管理场景中的AI慧眼系统,借助数智化能力实现对园区品质的远程管理。园区内每台设施设备均配备专属电子身份证,支持智能巡检、预防性维护和自动化报修。通过多年数字化能力沉淀和AI技术的深度应用,这套AI慧眼系统大大提升了物业管理的效率和业主对于园区现场品质的满意度。不仅如此,业主还可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完成报事报修、在线缴费、社区活动报名参与等操作,真正实现"零跑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