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2个城镇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覆盖率、物管会(业委会)覆盖率、业委会(物管会)党组织覆盖率、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均达到100% ,物业缴费率提高到90%、投诉率同比下降50%……2022年,晋城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破解城市社区物业管理服务难题,进一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2022年,晋城市把解决无物业管理小区问题作为破解城市基层治理的突破口,突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机制保障,全方位构建组织覆盖、物业服务、要素供给、运营监管四个体系,多措并举办好物业管理“贴心事”,形成党建引领下的物业管理服务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格局。
晋城市城区凤翔社区干净整洁的内部环境。
党建引领 助推物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据了解,晋城市城区共有84个社区、773个居民住宅小区,有206家物业服务企业,2021年前仅有16个物业服务企业成立了党组织。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晋城市确立了“强化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思路,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组建起了城区物业行业党委,结合物业服务企业的实际情况全面指导,街道社区党组织重点推进,通过单建、联建等方式全面组建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
针对“物业行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较低”问题,晋城市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市区联动,建立“市级工作专班+区级物业服务中心+街道物业办+社区物业站+小区物管会”五级架构,全力探索物业党建联建融合路径。
目前,晋城市多元共治、互联互通的运作机制,有力推动物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物业服务水平,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市场化手段 破解小区管理“老难题”
针对“城中村、破产企业、老旧小区”三类重点478个无物业小区,晋城市采取自建解决一批、整合解决一批、带动解决一批、兜底解决一批“四个一批”方法,积极破解小区管理“老难题”。
据了解,晋城市通过社区自行组建物业服务机构提供物业服务,解决社区居民就业问题;引入专业物业公司打包管理,解决无物业问题;房地产开发商在其已建成楼盘物业服务基础上,就近辐射带动;针对破产企业小区无主管单位情况,对晋钢、太印等10个小区进行兜底解决。
针对“无物业小区基础设施差、物业服务成本高、居民缺乏缴费意识”问题,晋城市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改造设施、盘活资源、强化监管,着力解决物业服务可持续问题。
晋城市对263个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动物业服务进驻,通过企业捐赠、金融机构赞助、社会组织募集,设立5000万元规模“美好家园”爱心基金,用于社区基础设施维护和困难居民物业费资助;采取“盘活资产—市场运营—收益反哺”模式,整合270亩零星地块、盘活12.6万平方米国企闲置用房、规划68处社区公共停车空间,不断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效能。
同时,晋城市完善物业评价机制,建立物业公司“准入—评价—退出”机制,由社区党组织主导,每月召集居委会、物管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居民服务诉求;每季由物管会(业委会)组织居民对物业公司进行服务满意度评价;每年由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对物业公司综合评估定级,设置五个星级,五星优先选聘,四星给予奖补,三星达标提升,二星退出整改,一星取消资格。
高平市城投集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驻南城街道城市社区
制度保障 推进小区物业服务长效管理
针对“物业管理涉及部门多、权限层级高、权责不清晰,街道社区难约束、难监督”问题,晋城市坚持从体制机制入手,推动层级协同、部门联动,全面加强对物业行业运营活动监管。
晋城市组织起草《晋城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重点解决“管谁”“谁来管”“怎么管”三个问题。《晋城市物业管理条例》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晋城市物业管理条例》鼓励和支持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员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着力构建党建引领、政府监管、业主自治、多方参与、协商共建、科技支撑的工作格局。
同时,晋城市推动市级物业管理监督、服务评价、资金审核等21条权限下放街道、社区,明确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在街道成立物业管理办公室、社区成立物业管理工作站,对物业服务进行具体监管,实现物业管理权责统一;开展物业管理服务规范达标专项行动,推动物业管理服务达到有队伍、有制度、有监管、保安全、保清洁、保维修、保养护“三有四保”标准,整体提升物业行业规范化专业化水平